讯(记者 张田苗)近期,在东南亚各国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良好控制,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日新增病例减少至个位数,印度及印度尼西亚因经济环境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疫情形势仍相对严重。随着多数产胶国管控措施的放松,以及季节性的过渡,主产区先后进入开割季。
据金联创橡胶分析师路宁介绍,进入5月份后,泰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政府管控逐步放松。月中,宵禁时间减少1小时;下旬,泰国东北部、北部和东部的客运复工,政府出台旅游业复兴计划,经济活动在逐渐复苏。泰国割胶工作也逐步展开。虽然泰国东北部自4月下旬开始进入割胶期,但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气温偏高,雨水偏少,胶水产出不足。泰国南部逐渐向开割期过渡,听闻近期降雨频繁,且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仍有降雨,对割胶进程造成阻碍,预计6月份产出逐渐正常。泰国天然橡胶加工厂表示目前每日入厂胶水量仅在20—70吨,原料收购紧张。
马来西亚疫情确诊病例增速明显放缓,境内管制措施放松。据悉,多数橡胶贸易公司基本恢复正常办公。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主产区天气良好,正常开割,前期受疫情影响,原料产出有限。近期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人员流动性适当放松,且新年—开斋节将至,消费需求升温,为满足生活所需,胶农割胶积极性升温。然全球天然橡胶需求恢复缓慢,市场采购情绪相对不高。且疫情并未解除,港口货物运输效率仍偏缓,橡胶加工厂采购原料的积极性有限,限制原料产出增速。
“印度尼西亚因经济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境内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政府执行社交隔离政策。疫情对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产业造成的影响较大。”路宁表示,印尼胶主要出口欧美地区,虽然欧美地区已经从4月下旬开始陆续恢复经济活动,但对天然橡胶需求的影响短时间难以恢复,印尼橡胶加工厂面临的推迟船期甚至毁约压力沉重,采购原料的需求有限。另外,印尼胶农对胶价的敏感度相对更高,低价抑制胶农的割胶积极性,故印尼天然橡胶产出恢复缓慢。
越南及柬埔寨产区虽然4月下旬进入开割期,但进入5月份后,天气高温干旱,胶农少有割胶,原料供应偏紧。据了解,天气预报显示越南产区近期将迎来降雨,产区人士表示,大约两场充足的降雨后将会再次迎来割胶。目前越南乳胶利润更好,分流原料现象明显,工厂3L胶可流通库存不高,部分货源属于银行抵押品。路宁认为,鉴于疫情冲击胶价,越南胶进口商利润亏损,主动要求推迟船货的情况仍存在。另外,为防控疫情,越南边贸管控十分严格,从柬埔寨等邻近国家进口原料相对遇阻。
综合而言,虽然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区陆续进入开割期,但疫情的“余震”影响仍存,且胶价低迷、天气因素等对割胶进程造成一定限制,路宁预计6月份产出逐渐增加,但二季度东南亚天然橡胶产出恢复缓慢,产量不及去年同期。
责任编辑:孙亚宁
博易大师专注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