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市场的底部基本显现,但涨势启动有赖于供给与需求的进一步改善。
1.市场表现
本周,郑棉市场依旧在区间内徘徊,这是一种上涨前的蓄势。技术上,这一区间范围在10800—11800元/吨。基本面上,原油见底、海外疫情缓解、郑棉仓单减少。如此,郑棉市场的底部基本显现,但涨势启动有赖于供给与需求的进一步改善。
今日,主力2009合约报11580元,周跌幅65元。
2.影响因素及分析
前期,压制郑棉的三座大山是:原油暴跌、疫情蔓延、巨额仓单。如今利空一一消减。
首先,国际原油呈现探底回升之势。OPEC及盟友大幅削减产量(970万桶/日),叠加后期全面量化宽松格局,使得原油市场得以企稳,并逐渐抬升,亦有助于化纤市场回暖。
其次,海外疫情有望在5月下旬或6月初出现拐点。若无意外,6月疫情将全面得到缓解。这也促使了美棉底部显现。另外,传闻国家讨论了农产品的增储方案;其中包含进口美国棉花。
最后,主要利空是:巨额仓单。在年初时,注册仓单量曾达到150万吨的峰值;随后缓慢减少。截止5月21日,郑棉注册仓单26544张,折合棉花106.1万吨(较上周-1.4万吨)。可见,5月合约交割后,仓单压力减轻不少。另外,国储棉拍卖至今还没有消息。
由此可见,市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郑棉市场进入反复筑底阶段,并等待需求回暖。
据5月USDA最新数据,中国方面2019/2020年度新棉产量保持在594万吨;因疫情大幅调降消费量121万吨至740万吨;致使期末库存反升至789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06%)。另外,本次USDA给出了2020/2021年度的预测数据,我国产量减少而需求回升,导致库存减少46万吨至742万吨。因此,郑棉市场未来价格重心向上依旧可期。
当下,北半球棉花播种步入尾声。据调查,2020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4615万亩,同比下降4.15%。另外,全球棉花的种植面积下降4%。因此,如遇恶劣天气,市场就会进入“天气炒作”模式。
据海关数据,我国前4个月纺织品出口额为2613亿元,同比增幅5.9%。尽管数据靓丽,但主要是口罩等防疫用品。无论怎样,随着海外疫情的缓解,复工复产正在缓慢推进中,全球纺织品消费出现改善与回升是可以预期的。
3.结论及策略
就郑棉而言,最恶劣的基本面正在过去。如今5月合约交割完毕,郑棉市场主要矛盾转为两个方面:1.棉花生长如何?天气与虫害或成为炒作题材。2.后疫情时代,全球及中国的消费回暖何时加强?这两个方面,或成为郑棉市场两个主要驱动力。(作者单位:国联)
责任编辑:孙亚宁
博易大师专注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