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崔蕾)1月5日,2020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主旨演讲中对2020年中国经济进行了展望。
今年是中国经济的“决胜之年”,诸建芳表示,判断今年的宏观经济,首先要考虑今年的重大因素,实际上今年是三个重要任务要今年收官的,第一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第二是十三五规划如期收官的一年,第三是三大攻坚战的后一年,这三个目标都是中长期规划和决策,今年一定会如期完成。而经济的一定增速,对于完成这些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个跟今年的重要因素,从政策来看体现两个特点,一个是逆周期的调整继续实施, 另外一个从利率方面也会做向下的引导。财政政策方面,最大的特点也是两方面,一个是提高政策的效率,提效的方面是项目资本金的这部分,二是扩大它的使用范围。
另外,今年关注政策部分除了财政和货币之外,他认为,应该更大程度关注改革的政策或者改革的措施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定意义上对短期的经济的走稳是可以起到作用,但这种经济的走稳一定意义上是经济政策的支撑,并不是经济自身的动力,所以预期还是相对偏悲观或者保守。但如果改革措施深入实施下去后,一定会对实体经济或者经济的动能方面产生一个增强动能的作用,所以它对于经济的带动或者经济体会发生自身的动力增强。如果改革加大的话,预期上会有非常快速的改变,会变得乐观。比如说人口政策的调整,还有土地制度的改革,这些都会带来像地产、养老、教育、医疗这些行业的重大变化。还有就是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区域政策的重大调整,这些改革的措施非常值得关注。
而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他表示,基于以上重要因素的考虑,包括政策的部署,今年我国经济需要6%的增长,而且有条件实现这样的增长。从亮点来看,比较确定的是基建今年可能成为亮点,因为无论从基建的资金支持方面或者项目支持方面,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另外,制造业也具备小幅回升的状态,今年利好的因素包括通胀的逐步缓解、库存周期的变化,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中美贸易摩擦的缓解。
地产方面,他认为,投资的回落是正常状态,因为去年两位数远超预期,今年有一定的回落是正常走势。但政策没有进一步收紧对于地产带来的压力或者社会带来的压力,对它调整方面的预期方面可能会有所变化。而消费上,去年因为地产和汽车的拖累比较严重,短期来看,今年这种拖累也有可能会消失,甚至变成一个正面的贡献,所以大体上可能回稳。
此外进出口方面,贸易摩擦可能是最大的变动因素。短期来看,摩擦相对来缓和了,对于进出口的压力相对来说比原来预期的好一些,从经济的增长角度很有可能不会像去年或者最近两年的压力比较大的状况。
最后,汇率方面,人民币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很有可能走出由弱转强的走势。
责任编辑:李国雷
博易大师专注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